书法家李瘦山:《书道概论》之书道三元论

三元:指精,气,神。语出《慕白论道:三元》

【——所谓精者,人生之元本,生命之元始。人受精而孕,生而气成,知而有神耶!—–】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人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1.jpg

这大慨是对三元论最圆满的解释了,当然在书道中对三元论的解释肯定是不一样的。书道中也引用三元这个概念但关驻点不同而已。

一,精:在书道中含有两个意思,一是精益求精,二是独到。

书道是一个反复揣摩与学习的过程,这或许是许多人谈到的悟性,敝以为莫若说量变质变过程,我们的先人们在千年以前便告诉我们,一业精于勤,一个心浮肝燥的人是无法干好任何事情的,其二:是术业有专功,自以为了不起三十六行行行插上一手最终毁了大好天才,于是在这里我们强凋精。

前面我们讲过书道是一个反复揣摩不断更新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这个真也就是精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精力,准确的说就是对某项世业的付出,众所周知没有付出是没有收茯的,有一个夸张的说法,说亚圣王献之墨使三缸水一点家羲之,就那一点还是王羲之自己点上去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从侧面反映出王氏父子于书道的孜孜以求。

大诗人白居易每得新诗必问道于妇孺,直到老少咸懂才放心而去。可见古代仁人在事业上的精力付出是从不吝啬的,相较于今人动辄以无趣枯燥而为辞,叹道不久传矣!

独到:独到是否可以归类到精各家看法不一,但敝以为独到最起码能代表精的一个走向。据说颜真卿的亲家教训女婿:—回家问问你父亲,所书哪一笔是古人的。颜真卿妙答道:—回去问问你岳父,所书哪一笔是他自己的。—-那么哪一家的更合乎道理呢,其实很简单,颜真卿其名烁烁也算是名传千古了,而他那个书法家的亲家非专业人士是无法得知他的名讳了。

可见独到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也符合道的发展,何为?道是发展的变化的,是自然规律,滔滔不绝的万里长江其伊始不过是涓涓细流,然而纳百川而成江河道之大成也,这大概就是书道与书法的根本区别。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二,“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化艺术也是有生命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就书道中的“气“便是书道的生命本源,但单就这个生命来说敝以为是一正一邪

严嵩出生于寒士家庭。自小学习声律,少年聪慧,善于作对。如地方父母官口占一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他随口应对:“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对得很是工整。弘治十一年(1498),中乡试;十八年(1505),中进士,列二甲第二名,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就读,初露才华,阁臣李东阳在内的不少士大夫“咸伟其才”。正德二年(1507),授翰林院编修。不久,以病请归,在分宜县境内的钤山隐居读书,有十年左右严嵩在钤山过着相对平静和清贫的生活。

据他自己说,是“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近知理俗事,学种南山田”,这也是他当时生活境况的写照。在钤山时,李梦阳曾经拜访过他,赠诗曰:“问奇颇类扬雄宅,醒酒真轻李相庄。”严嵩和诗为:“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莺花对酒三春暮,风雅闻音百代余。”过着这样的田园式生活,“颇著清誉”也是自然的。

2.jpg

秦桧宋体字的创始人,但由于人们厌恶他的人品德行,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却改称宋体字。

书法家的品德与笔法并重;而秦桧为人阴险奸狡,没有大胸襟和高品行,就算其笔法优美,亦不为人所乐道;故当时民间及书法界不愿把这种字体与秦桧联系在一起,就把它改以创作朝代为名,称为“宋体”,并流传了下来。

后来人们又摹仿“宋体字”的结构和笔意,改成粗细一致,秀丽瘦长的印刷体,这便是后来的“仿宋体”。由于“仿宋体”笔划挺直,撇捺分明,体形端秀,非常典雅,故常为刊印古典诗词及文学典籍所采用。后来又被国家指定为机械制图使用的标准字体,并被中文打字机所选定为字模,成为打印文件的字体。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

是亦哉!从严嵩父孑至秦桧于书道中不能不称之为大家,而这样的大家也必然为后来人所唾弃,何为?气邪而心不正。那么何为正何为邪呢?

所谓者,立于天地两大之间,无私无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瑚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曰: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那么且请记住柳公权先生有云:心正则笔正。此正气之生不二法门耶!

三,“神“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

在书道中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就是所有书道作品的生命体征!

(专业术语定义:医学定义)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在书道中我们把作品的生命体征可例为以下几个方面:例如

作者本身对作品的理解,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作品对受众的吸引力,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应有的功力——这便是一部作品的“神“之所在。

A作者本身对作品的理解

一幅作品首先出现的是作者对作品的设计, 那么这种设计首先表现出来者本身的艺术修养人文理念, 和艺术家本身的艺术造诣.. 同时包括艺术家本身的个人襟怀. 如此展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比较全面的, 一味的临摹无法展现出个人本质的作品只能理解为有其形而失其神. 亦是书道家们的大忌!

B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受众, 我们收到的反馈信息也是方方面面各有千秋, 好的坏的不一而足, 那么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们又不得不回到前面的问题上来那就是” 独到”. 当我们无数次恤摹大师们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会得到几乎一样的答案. 不错. 与此同时我们却失去了自己. 当我们寻求独到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这样那祥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寻找大众的艺术心理并与之相通

C作品对受众的吸引力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更多的人为艺术而艺术, 结果白瞎了欣赏者的眼. 真的是走进了艺术的迷宫不得其返, 这便是气血不通之症, 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但绝不是脱离生活. 平谈无奇没有吸引力, 故作迷离也不免矫情, 挖掘出人们发自内心的震撼力才是高端的艺术家. 那么也就应了白石老人的一句话: 似我者生, 学我者死. 何为? 寻找真实人们可以借助照排机, 而不是艺术家了.

D作品本身的内在价值,

谈到价值会有很多人欣然地接受, 但我们所谈的价值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也很简单, 那就是继往开来的艺术价值,每每我们谈到二王,谈到颜,柳,欧,赵或苏,米,黄,蔡不无一致的素然起敬,何为?首先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奠定了他们在中国书道界崇高的地位,再者就是他们敢于拨冗去陈的革命精神,敢于认知自身价值的大无畏品质,唯有如此才不愧为大师的称号。这就是内在值!

e应有的功力

对于书道而言绝无半分捷径, 是书道学者们倾毕生功力而成就的, 很多学生都问我, 老师, 是否有什么捷径呢? 余无言, 面对当今社会迎来送往之作. 糊弄应付之风余更无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