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李瘦山:《书道概论》之书轨之我见

关于书轨我们要谈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这是一条超漫长的轨迹从无知到有知到进入文明及创造文明,简单的说就是一部文明史。本人以为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1.jpg

一,准备期  (结绳与符号指示)当人类从混沌中走出需要勾通的时候,当生产产生盈余需要交换的时候,当阶级产生需要管理的时候,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当人们有意识的探索宇宙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记录。表现模式有结绳,八卦,阴山石书

二,创作期  (自苍颉以降至秦始皇书同文)

文字的第一大效用就是记录。有记载,“—–黄帝命苍颉造书——苍颉造字成,鬼哭神泣—–” 这倒是可以理解,字成而有史,于善于恶清清白白,再想混淆视听难矣。之所以把这段时间划归创作期是因为在同一时间段内多种文字交叉使用又不断消亡。如大籀,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等等不一而足。

三,成熟期  (至唐四家止)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成为了重大标志,或曰“的标”。 终结了文字群雄争霸的格局,也是一次大清洗,虽然短暂但确是革命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字的再调整再淘汰进入了市井文化,也进入了成熟期。真,草,隶,篆,行,被作为文字形式被定格,而更多的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断的重复和再加工而已了。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圣教序》、《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相传有《倪宽赞》。)

四,转型期  (至民国)

正如我们在前所说的,在真,草,隶,篆,行被非官方的定格之后我们的祖先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他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断的重复和再加工而已了。而实际上便是从文字意义到艺术意义上的转化,如宋四家苏,黄,米,蔡等,而自宋以后又出现了金石家如赵明城董其昌者流,同时铃章篆刻之风渐起为书道畅行提供了条件。乃至明清书画家鹊起一时无两。   

五,求变期  (至现在——)

2.jpg

自一九五七年中央政府进行文字改革,废除繁体字而改用简体字是对书道的又一次体检,何为?众所周知,简体字的字形设计大多缘于草书,而其它若真,隶。篆,行则完全是依据繁体字而设计就位的,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未来数十年后真,隶,篆,行会否自然消亡呢?回答当然是,不。但要求书道大师们重新审视这场书道史上的革命。于是自大师郑诵先以后中国书道涌现出一批求奇求怪的书道家们,虽然未占领书道门户但也来势汹汹。其实亦很自然,任问一次新技术革命都使书道向艺术层面更靠近一步,这也是必然规律。

进入九0年代,电脑互联网以爆炸的速度迷漫全球,书道又面临着再次冲击,人们对书道的重视会再度降低。这是障碍也是机会,是我们得以反思乃至再次崛起的机会

书道亦应生之于民,还之于民。我们今后的努力向应该是两项:

 一,课业

二,表现

以上问题我们会在其它章节进行探讨。

为您推荐